深田博弘接过密电,扫了一眼,然后摆摆手。
河野彰司乖乖退下。
他离开的时候看了电讯室室长森山将也一眼,后者毕恭毕敬的站在原地,并未离开。
待河野彰司出去后,森山将也将房门关上。
“最糟糕的情况出现了。”深田博弘叹息一声说道。
几天前的御前会议上,陛下与内阁就‘南进’还是‘北进’,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外相松冈坚信德意志能迅速击败苏俄,这位此前促成了《日苏中立条约》的签订的著名外交官,建议帝国应该立刻进攻西伯利亚,同时推迟南进。
然后内阁御前会议激烈的争论,逐渐演变成帝国是否有能力同时‘北进’和‘南进’。
而松冈力主进攻苏俄的意见,遭到了以陆相东条为首的军方的强烈反对。
鉴于张鼓峰和诺门坎的教训,陆相东条不主张急于同时与苏俄和美国开战。
海相也对此坚决反对,认为同时与苏俄和英美海战,实属困难。
松冈则批评其他人畏首畏尾,认为此乃日本称霸欧罗巴的大好机会,‘如果帝国不迅速采取行动的话,一旦德国消灭苏俄后,我们将无法再上桌切蛋糕。”
在电报中,对于帝国的外相用了‘疯狂’这个词来形容,因为松冈甚至在御前会议上说了一些与外相身分不严重不符的话:
流血是比外交更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
“司令官阁下。”森山将也问道,“统帅部到底是决定‘北进’,还是‘南进’了?”
“不明确。”深田博弘摇摇头说道,“正是因为不明确,才是最糟糕的。”
在他看来,无论是‘北进’,还是‘南进’,都要尽快做出决定,然后朝着目标做准备,而不是像这般举棋不定。
当然,在他的心里,自然是比较倾向于‘北进’的,只有北进,才是最符合陆军的利益的。
……
新京。
今村兵太郎满眼都是疲惫。
他刚刚从东京返回满洲国国都新京。
此次御前会议,外相松冈几乎是以一己之力舌战群雄。
在与陆相和海相都发生争吵后,第二天外相阁下又发出质问:“南边重要,还是北边重要?”
陆军参谋总长阁下回答道:“没有孰轻孰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静观时局如何发展,再做出决定。”
陆军参谋次长冢田阁下也立刻说:“一切取决于时局,该做出决定的时候,自然就知道结果了。”
松冈阁下就讽刺陆军是害怕了。
随后松冈阁下又找陆相东条进行争辩,表示根据德国的通报,苏俄的战事不久就会结束,此外,英国在年底前也必然会举手投降。
“帝国若是犹豫不决,待德国击败了苏俄,帝国将彻底失去瓜分欧罗巴的最好契机,此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假如帝国立即进攻苏俄,美国就不能参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