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3章 果然还是太严谨了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搓有些湿润的手心。

    “是欧皇还是非酋就看这一下了。”

    打开邮件,一道回复出现在他的眼前。

    “尊敬的陆时羡先生,您投递到我刊的论文《关于“稻虾共养”模式的探讨,克氏原螯虾对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已收悉。”

    “本文研究了克氏原螯虾对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并且对您首次提出“稻虾共养”概念进行探讨......”

    “该模式较为新颖,在现有的稻虾模式下进行了创新和优化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方向......”

    这些都是废话,陆时羡几乎是一目十行地往下看过去。

    “综合两位审稿人的意见,您的论文符合我刊收录的相关要求,但对您的论文中的内容提出了以下几点问题,请您在修缮后重新投递到我刊邮箱。”

    看到这里,陆时羡猛地松了一口气,随后是巨大的惊喜涌上心间。

    小修!

    不会吧?!

    还真能成?!!

    至于

    他连忙看向第一个问题:关于您的论文内容,对于“稻虾共养”模式,还有许多内容尚待挖掘,建议您的论文标题改为初步探讨。

    陆时羡:(*?_?)

    好吧,初步就初步,谁叫你是核心呢?

    陆时羡再看向第二个问题:论文的第一部分中的数据处理分析过于简洁,建议增加计算检验内容。

    这个他也能理解,其实以他的假设,只需要t检验显著就可以证明了。

    既然审稿人还要他增加其他检验,这个加就是了呗。

    第三个问题是跟前面有联系的,因为检验内容少了,自然讨论的内容也不多,所以给他的意见是增加讨论内容。

    第四个问题,计算经济效益时,成本未包含机械、虾饲料、水稻和克氏原螯虾所用农药、改底、改水等成本,不够严谨。另外水稻和龙虾产值数据存疑。

    陆时羡:......

    果然还是太严谨了。

    这审稿人真的是火眼金睛啊。

    不过有部分缺少的成本他是真的弄不出来了,这个他是真没办法,不可能计算的那么精确的。

    至于水稻和龙虾的产值,他有些明白了。

    水稻产值是按照收割下来的稻谷称重取得的,难免存在误差。

    至于小龙虾完全是因为他虽然有设置围栏防止小龙虾到处乱爬,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但是小龙虾挖洞畏罪潜逃,他这个条件是真控制不了啊。

    终于到了第五个问题:建议增加参考文献引用量。

    看到这个问题,陆时羡顿时连连叫屈。

    这个真不是他引用少了,而是有关稻虾共养的论文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