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34;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我们投入了那么多资源&34;
“法克!”西蒙扯开领带:“我早说过,不应该低估陆时羡的能力,他绝对在获得诺奖前就已经有很大进展了。”
“教授。”路易菲斯犹豫了一下问道:“那现在我们的项目怎么办,他们现在已经攻克了这个理论应用的技术,并且已经形成成果。”
西蒙站起身,走到窗前。
巴塞罗那的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怎么办?”他突然转身:“那当然是继续,只要没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华国单方面的发布并不具备真实性。”
“但是教授,如果是真的”
“管不了那么多了!&34;西蒙打断他:&34;我们不可能就因为这一个消息就放弃,况且就算这是一场戏也要继续演下去。”
“如果让投资方对我们失去信心,我们都得去喝西北风!”
路易菲斯欲言又止,最后只是默默收拾起地上的咖啡杯碎片。
而事实上,陆时羡这边也并没有将实验成果直接进行发表的打算。
这种涉及到国家重大科技领域发展的核心技术,是不可能直接公布于世的。
不像是高深莫测的科学理论,这种应用技术随时可以落地生效,可能转化为巨大的国家利益。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发表一些无关紧要的边角料出去,例如关于繁缕1号防病毒的相关特征特性及种植表现情况。
这种行为其实很不讲武德。
有点类似于我不告诉你我是怎么赚到钱的,但我要贴脸开大,大肆炫富。
果不其然。
一个月后。
最新一期的cell发布了。
全世界凡是订阅了这个电子期刊的实验室都收到了动态通知。
此时,南江。
省部共建遗传育种及植物病理实验室里。
大屏幕上,cell期刊的最新一期封面正在缓缓加载。
当画面完全呈现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封面中央是一株“繁缕1号”的水稻植株显微图像,翠绿的叶片上布满了金色的抗病毒蛋白荧光标记。
在电子显微镜下,这些蛋白形成了独特的网状结构,宛如一件精密的防弹衣。封面标题醒目地写着:“fan-1: a new era antiviral rice breedg”。
“这简直太震撼了”黄奇喃喃自语:“我们的&39;繁缕1号&39;,居然能美成这样。”
他的目光落在数据图表上。
论文详细记录了“繁缕1号”的抗病毒特性:对主要水稻病毒的抵抗率达到997,产量提升15,且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表现稳定。
沈明秋的关注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