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9章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陆时羡盯着各地传来的数据报表,眉头微皱。

    &34;繁缕1号在几个国家的表现还不错,特别是在巴铁国,成本降低与产量增收的效果很是明显。但&34;他调出一组数据:&34;在南越国的示范基地,产量提升的效果感觉比不上其他地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34;

    章益民听完,有些赞许地看向陆时羡:“陆主任,你这个感觉很敏锐啊!”

    “我正准备和你说这个事情的,没想到你直接发现了。“

    “南越国那边报来的数据虽然也在提升,但是产量在短时间的高速提升之后,慢慢就减弱下来,远不如在巴铁国的表现。”

    陆时羡点点头:&34;这个问题我们要摸清楚,如果是个例还好说,如果是种质的自身缺陷问题,那就麻烦了。“

    高德峰认可了他的话,然后摸着下巴说道:“这样吧,要不让王久隆带几个人去越南查一下,看看问题到底出在了什么地方。”

    会议随之结束。

    然而,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以王久隆为代表的队伍就查出了问题所在,并向实验室报告。

    原来,问题出在了南越当地的灌溉系统上。

    &34;繁缕1号&34;虽然能够抗病毒,但并不具备高抗干旱能力,对水分要求比较高。

    而南越大部分地区的灌溉设施老化严重,作物栽种之后摄取的水分少之又少。

    团队会议上。

    陆时羡很快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意见:“这虽然不是我们的问题,但毫无疑问是个警示。”

    “我们实验室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触这个东西,搞技术推广不能一刀切。我们必须根据当地条件,制定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思维方式不能僵化固化。&34;

    时间来到了十二月,实验室的清晨一如既往地忙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一年里,省部共建遗传育种与植物病理实验室付出了很多,但同样收获了很多。

    随着三个国家的试点先后取得成功,引得许多国家都向实验室发来了正式请求函,表示愿意提供试验基地,并承诺严格遵守技术保护协议。

    不过,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

    目前试点才刚刚结束第一年,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一点问题没有了。

    国际合作无小事。

    如果摊子铺的太大,到时候无法进行有效解决的话,就会面对被动局面。

    所以,陆时羡并不急着趁势追击。

    年前,距离春节已经没多少天时间,距离2022年也只有个位数的天数了。

    就在实验室逐步进入度假模式时,整个实验室又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粮农组织总干事达西瓦在对联合国的年度报告中特别提到:“繁缕1号在多地的成功推广,展现了华国农业科技的实力与担当。这不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是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