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1章 又双叒叕上头条了 (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首先是杂交水稻领域的先行者和领路人,袁院士。

    他曾因在杂交水稻的研发及发现水稻杂种优势遗传基理获得这个奖项。

    当时沃尔夫评审委员会给他的评审词是”对世界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还向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提供了他的知识、技术和育种材料。“

    袁老对世界的丰功伟绩自然不必多说,一直是他心目中为之去努力奋斗的目标。

    现在一时间和袁老获得了同样的奖,着实让他有些受宠若惊。

    其次,是曾在耶鲁给予他很大帮助的库克教授,他曾因他在植物病理学领域的卓越研究以及开发出的诸多抗病品种获得了1978年的沃尔夫农学奖。

    自从上次参加了他的退休仪式就再也没听闻他的消息,说起来还怪有些怀念的。

    摇摇头,陆时羡还是将注意力放在摆在面前的一大堆零食面前。

    虽然他并没有刻意去宣扬这个事儿,但网络上已经开始为这个事儿闹翻天了。

    没办法,年刚过完,许多人都在家里躺着刷手机,已经成为了吃瓜群众。

    这才刚过完年,就来这么一下,这谁受得了啊。

    事情的来源是有人发现外网上有人转发来自沃尔夫奖官方网站上的图片。

    图片上则是一则消息:我们很荣幸地宣布,2021年沃尔夫农学奖授予华国科学家陆时羡教授,以表彰他在植物抗病毒遗传育种领域的突破性贡献。

    然后就是各路媒体抓住热点,迅速转发。

    【科技前沿】杂志的最新发文标题格外醒目:“实至名归,让我们恭喜陆时羡获得2021年沃尔夫农学奖!“

    【华国青年报】:当代青年的力量,诺奖得主陆时羡再度收获国际性大奖

    【华国植物学会】祝贺陆时羡教授获得沃尔夫农学奖!他的研究不仅解决了重要的科学问题,更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ctv新闻】:华国科学家陆时羡荣获2021年沃尔夫农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二次获得该奖项。“繁缕1号“的成功推广,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科技强国  粮食安全

    如此多媒体的转发自然引起众多网友的注意和热议。

    “太牛了!天啊!陆教授才30岁吧?这也太牛了!这才过多久就又拿到沃尔夫奖,这简直就是开挂的人生!”

    “等等,同为90后,而我还在为一个月的博士论文担忧,惭愧惭愧!”

    “之前他回国说达尔文来了都要开介绍信的人都去哪了?”

    “我是知道他研发出了繁缕1号,但没想到这么快就拿了沃尔夫奖,只能说实在是太牛了。”

    “我是南江的,我们那边就是&34;繁缕1号&34;的示范基地。亲眼看到它的产量还比往年高,效果确实是很明显。”

    于是,消息很快就被上网冲浪速度达到4g的夏语冰发现了。

    她顿时发出惊喜和开心的声音:“啊啊啊啊啊啊!“

    “老弟,你又又又又双叒叕上头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