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神雕:拜师李莫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章 文明人野蛮人 (1/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易逐云细细打量湖泊上的小岛。见岛上守卫稀疏,不禁大奇。施展轻功,几个起落便越过石桥,来到岛上一座巍峨建筑前。

    抬头望去,那门匾上写着“瑶光殿”三个鎏金大字。殿门口仅有两个太监垂手而立,四下竟无旁人。

    正此时,殿内传来一阵吟诵的声音:“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竟是童声稚气。

    又听那孩童念道:“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另一个声音说道:“后面呢?莫不是忘了?”

    正是那棒槌女子的声音。

    易逐云心想:“难道这女子,竟是忽必烈的王后?”

    只听那孩童说道:“额吉,孩儿虽能记得,但实在不明白其中意思。”

    那女子柔声道:“既还记得,便背与额吉听,待你背完,额吉再细细讲与你听。”

    那孩童清了清嗓子,又念诵道:“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易逐云眉宇微皱,心想:“怪哉!这女子竟让儿子诵读《大学》?”

    这些经文,几个娘子也曾诵读与他听过。在他看来,远不如小学思想品德的道理来得实在。

    不及多想,提起张易跃进殿中。

    只见那棒槌女子端坐主位,神态雍容。左侧椅上,坐着一个七八岁模样的胖孩子。乌金则在她右边,凛然而立。孙冀在下首安然坐着,似未遭受任何伤害。

    众人目光齐刷刷地望了过来,见他还提着一人,尽皆失色。

    那棒槌女子却神色自若,仿若未见,不慌不忙地翻开书册,指着其中一页,对那胖孩子说道:“朵儿只,此番教诲,意在告诫你,为人处世,需心怀赤诚,万不可自欺欺人。君子即便独处之时,亦能严于律己。小人却惯于在暗处行那腌臜之事,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实则欲盖弥彰。内心所思所想,终究会表露于外。唯有高尚的品德,方能滋养身心,故而,为人之道,贵在真诚。”

    那叫朵儿只的孩子,睁着圆溜溜的眼睛,认真地点头道:“额吉,孩儿记下了。”

    这棒槌女子虽自称洪贞卿,但显然正是忽必烈的王后察必·弘吉剌。

    察必出身于弘吉剌部,此乃蒙古声名赫赫的贵族部落。其祖父特薛禅,曾助力成吉思汗兴兵起事;父亲按陈,亦追随成吉思汗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弘吉剌部的女子,大多都与铁木真家族缔结姻亲,维系着草原各部的微妙平衡。

    易逐云想道:“这女子当真胆大包天,今日才遭我劫持胁迫,此刻竟如此镇定自若。想来是对这乌金的武功颇为自信,又或者,殿后隐匿着番僧?”

    念及此处,瞥了乌金一眼,不动声色地打量周遭。殿内并未见番僧的踪迹,亦不见兀良合台的首级,但他心中警惕更甚,暗自提防着机关陷阱。

    只见朵儿只又指着书册上的一段文字,问道:“额吉,这一段又作何解?”

    易逐云将张易放下,足尖轻点,挑起一张椅子,稳稳坐下,似笑非笑,说道:“朵儿只,你娘亲所教,全然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